
- 作 者:刘再兴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4011·483
- 标注页数:441 页
- PDF页数:45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50 ≥4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生产布局学的对象任务和性质 1
一 生产布局学的对象任务 1
二 生产布局学研究对象的内在矛盾 5
三 生产布局学的科学性质及其与相关科学的关系 11
四 生产布局学的科学体系 16
第二章 生产布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1
一 杜能的《孤立国》 22
二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9
三 克里斯特勒与廖什等的中心地理论 37
第三章 生产分布规律 46
一 生产分布的一般规律 46
二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分布规律 49
第四章 生产布局的因素 62
一 关于生产布局因素的分类 62
二 主要因素对生产布局的影响 66
三 生产布局的指向 78
第五章 生产布局的经济论证 80
一 生产布局经济论证的特点 80
二 生产布局经济论证涉及的主要方面 82
三 生产布局的指标 88
四 生产布局效果的确定 91
五 数学方法在部门生产布局中的运用 97
第二编 工业布局 101
第六章 工业布局的特点、体系、方法 101
一 工业布局的特点 101
二 工业布局体系和方法 113
第七章 工业布局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115
一 调整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比例 118
二 企业布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125
三 地区专门化与地区工业多样化发展相结合 134
四 根据企业的指向性选择最优区位 149
第八章 重工业布局 160
一 重工业结构及其空间差异 160
二 采掘工业布局 164
三 原材料工业布局 176
四 制造工业布局 202
第九章 轻工业布局 210
一 轻工业结构与总体布局 210
二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布局 222
三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布局 233
第十章 农业布局的任务、原则与方法 241
一 农业的特点与农业布局的任务 241
第三编 农业布局 241
二 农业布局的原则 248
三 农业布局的内容和依据 256
四 农业布局方法 262
第十一章 农业部门布局 266
一 种植业(农作物生产)布局 266
二 林业生产布局 283
三 畜牧业布局 294
四 渔业(水产业)布局 305
一 农业区划的目的和作用 313
第十二章 农业区划 313
二 农业区划体系 316
三 农业区划原则 319
四 农业区划的指标体系 322
五 农业区划的工作方法 332
第四编 运输布局 335
第十三章 运输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335
一 运输业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35
二 运输布局的基本原则 339
三 运输布局的一般方法 343
第十四章 综合运输网布局 350
一 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其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 351
二 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 355
三 运输线路布局 362
四 运输枢纽布局 369
第十五章 客、贷流布局与合理运输 374
一 客流布局及客流规划的一般方法 374
二 货流布局与货流规划的一般方法 379
三 合理运输的组织 385
四 搞好运输区划 389
第十六章 经济区划 393
一 经济区划的客观基础 393
第五编 区域生产布局 393
二 经济区的性质和类型 397
三 划分经济区的原则 403
四 划分经济区的方法 408
第十七章 区域规划与区域生产布局 412
一 区域规划的由来及其特性 412
二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417
三 区域规划的方法 422
第十八章 城市布局与规划 425
一 城市的发展及其在区域生产布局中的地位 425
二 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426
三 城市总体规划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