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中医基础教研室编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 出版年份:1980
- ISBN:
- 标注页数:46 页
- PDF页数:5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0 ≥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言 1
一、钱乙 1
(一)以五脏辨证为纲作儿科辨证的纲要 1
(二)调制方剂的特点 3
二、陈自明 3
(一)妇产科 3
(二)外科 4
三、刘完素 4
(一)对五运六气的认识 4
(二)对病机的阐发 5
(三)治疗方法 7
四、张元素 8
(一)对药物的研究 8
(二)处方学上的成就 13
五、张从正 14
(一)三法的理论根据 14
(二)三法的运用范围 15
(三)补法 17
六、李杲 18
(一)脾胃和“元气”的密切关系 18
(二)脾胃在升降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18
(三)内伤病的病理变化 19
(四)内伤外感的鉴别 19
(五)治疗用药原则 20
七、朱震亨 22
(一)相火论 22
(二)阳有余阴不足论 23
(三)丹溪的论治心法 23
八、张介宾 24
(一)阳非有余论 25
(二)真阴不足论 26
九、李中梓 27
(一)先天后天根本论 28
(二)水火阴阳论 29
(三)辨疑似证 29
十、吴有性 30
(一)温疫病不同于一般外感 30
(二)病原——杂气论 30
(三)传染途径从口鼻传入 30
(四)邪入募原说 30
十一、吴瑭 31
(一)伤寒与温病不同 31
(五)治疗 31
(二)三焦病机 32
(三)清热养阴法的确立 32
十二、王清任 33
(一)治病以气血为主 33
(二)诊病当先明脏腑 35
十三、王泰林 36
(一)肝气证治 36
(二)肝风证治 37
(三)肝火证治 37
十四、唐宗海 39
(一)气血关系的阐述 39
(二)血证的病理变化 40
(三)血证的治疗方法 42
[附方]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