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古文化的奥秘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中国古文化的奥秘
  • 作 者:冯天瑜,周积明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1106·200
  • 标注页数:385 页
  • PDF页数:39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4 ≥3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溯源篇 1

第一章 文化·中国文化·中国古文化 10

第二章 “纳细川于巨流”——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 21

一 中华民族的共同创造 22

二 在博采外域中走向雄浑壮大 31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土壤分析” 46

一 从民族性格说开去 46

二 中国古文化植根的土壤——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大河环境、农业型的自然经济、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 53

第四章 农业——宗法社会养育出来的中国文化——一个以伦理意识为中心的系统 73

一 道德学说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和各类观念的出发点、归结点 74

二 顽强的再生力,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81

三 由“多元化”到“大一统” 85

四 入世思想构成社会主导心理,避免了全民族的宗教迷狂 94

五 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96

六 素朴的整体观念,注重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105

鸟瞰篇 124

第一章 从文字到书籍 124

一 由原始记事到汉字产生 126

二 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和研究 132

三 甲骨的书—青铜的书—石头的书—竹木的书—丝帛的书—纸本书 134

四 盛大的图书事业 137

第二章 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古代科技 148

一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 149

二 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革命性作用的“四大发明” 153

三 数学的世界性贡献及其缺陷 160

四 天文学的成就与功能 165

五 物理学的盛衰 172

六 发达的冶金术与炼丹术同步发展的古代化学 176

七 地学的世界记录 184

八 传统农学的多方面成果 188

九 独树一帜的中医中药学 192

第三章 高峰迭起的文学 203

一 神奇瑰丽的上古神话 206

二 “文之枢纽”——《诗经》 214

三 “炳曜垂文”的先秦散文 221

四 南中国的奇葩——《楚辞》 226

五 “铺采摛文”的汉赋 231

六 “风骨”刚健的建安诗歌 234

七 光华万丈的唐诗 238

八 情彩缤纷的宋词 248

九 瑰丽璀璨的珠玉——元曲 253

十 “极摹人情世态之歧”的明清小说 259

第四章 异彩纷呈的艺术 271

一 “笔补造化”的书法艺术 274

二 以“神似”取胜的中国画 286

三 气韵生动的雕塑 301

四 和谐成趣的建筑 310

第五章 承传不辍、代有高峰的史学 322

一 史学发达最早的国度之一 323

二 从《春秋》到《正续通鉴》——贯通古今的编年史 326

三 从《史记》到《清史稿》——列朝相承的纪传体史书 329

四 从《通鉴纪事本末》、《左传纪事本末》到《清史纪事本末》——以事为纲、按类编纂的纪事本末体史书 335

五 “十通”与“会要”——典章制度的渊薮 336

六 繁富的历史文献 338

七 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 345

八 中国史学的国际影响 350

第六章 具有独特范畴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哲学 352

一 源远流长的哲学历程,独具一格的范畴系统 353

二 民族思维特征的一面镜子 358

三 中国哲学在欧洲 367

结语 中国近代文化——从挫折中崛起 376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