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丧葬礼俗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中国丧葬礼俗
  • 作 者:徐吉军,贺云翱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21300686X
  • 标注页数:458 页
  • PDF页数:47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0 ≥4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截然相反的丧葬观 1

第一节 厚葬:古代丧葬民俗的主流 1

一、从灵魂不灭观念说起 1

序 李学勤 1

二、慎终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34

第二节 薄葬:中国丧葬民俗的必然趋势 44

一、先秦诸子的薄葬观 44

二、秦汉时期的薄葬思想 56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薄葬风 63

四、隋唐以来的薄葬论 73

一、丧葬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80

第二章 事死如生的丧葬礼仪 80

第一节 不死其亲的儒家丧仪 80

二、隆重而繁琐的丧葬程序 91

第二节 等级森严的礼法规定 117

第三节 人鬼相杂的民间丧仪 137

第四节 风情各异的民族葬仪 160

一、蒙古族 160

二、高山族 162

三、壮族 164

四、布依族 166

五、土家族 168

六、黎族 169

七、彝族 170

八、怒族 172

九、布朗族 172

十、拉祜族 173

十一、傈僳族 174

十二、纳西族 174

十三、门巴族 175

十四、毛南族 175

十六、景颇族 176

十五、水族 176

十七、鄂伦春族 177

十八、珞巴族 178

第三章 形式多样的葬法和葬式 181

第一节 葬法 181

一、“入土为安”的土葬 181

二、“登遐升天”的火葬 184

三、独特而罕见的天葬 201

四、奇特的悬棺葬 203

五、古朴而原始的树葬 208

六、其他葬法 213

一、仰身直?一次葬 215

第二节 葬式 215

二、二次葬及其观念 216

三、屈肢葬及其含义 219

四、俯身葬的奥秘 224

第四章 墓室与棺椁 226

第一节 墓地制度 226

一、史前时期的墓地 226

二、公墓与邦墓 230

三、墓地堪舆术 236

一、墓室形制的演变 242

第二节 墓室与棺椁 242

二、墓室的构造 250

三、墓室的装饰 260

四、盛极一时的“黄肠题凑”葬制 270

五、棺椁的产生与使用 274

第三节 墓上建筑 283

一、坟丘的出现和早期墓上建筑 283

二、墓上建筑的发展和完备 290

三、墓上石刻 296

第五章 丧服制式 304

第一节 丧服制度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304

一、丧服制度的形成 304

二、丧服制度的主要内容 309

第二节 服丧的原则及其等级差异 317

第三节 丧服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关系 334

一、宗法制度的组织形式 334

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 341

三、宗法制度与丧服制度的关系 342

第四节 历代服制的演变 345

第六章 含辛茹苦的居丧生活 348

第一节 居丧制度 348

一、儒家居丧制度的主要内容 348

二、居丧制度的推行及其影响 358

一、三年之丧制度的起源 370

第二节 三年之丧 370

二、三年之丧制度的逐渐推行及其影响 381

第七章 明器与殉葬 385

第一节 明器制度 385

一、明器制度的早期形态 385

二、明器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388

三、明器举要 410

第二节 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 419

一、人牲 420

二、人殉 434

三、人牲与人殉之区别 452

后记 455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