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谢树芳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6011·13
- 标注页数:170 页
- PDF页数:17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9 ≥17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页 1
前言 1
第一章 农业现代化 1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 1
第二节 工业发展水平决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5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9
第四节 “石油农业”的由来和发展 11
第五节 “超工业农业”的由来和发展 17
第六节 “绿色革命”的由来和发展 21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 28
第一节 实行农业机械化主要是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 28
第二节 实行农业机械化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33
第三节 机械技术现代化和生物技术现代化在不同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可以有所侧重 38
第三章 农业生产结构 45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概况 45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的趋势 59
第三节 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主要因素和条件 61
第四章 农业生产专业化 72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72
第二节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类型 75
第三节 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的主要条件以及影响专业化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 78
第四节 农业生产集中化 82
第五节 跨单位合作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和集中化的主要途径 90
第一节 农工商一体化的历史必然性 93
第五章 农工商一体化 93
第二节 建立农工商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99
第三节 农工商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102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农工商一体化后的社会经济后果 108
第五节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关于“过时论”的批判 111
第六章 农业科学研究 116
第一节 农业增产历史的简要回顾 116
第二节 农业科研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22
第三节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研的作用 127
第四节 农业科研体制 128
第五节 影响农业研究工作的几个因素 131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 133
第七章 农业教育 133
第二节 农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38
第三节 国外农业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41
第八章 农业政策 146
第一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简史 146
第二节 实行支持和鼓励土地集中化政策 149
第三节 鼓励农业互助合作政策 152
第四节 农业信贷政策 153
第五节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支助政策 155
第六节 保护农产品价格政策 158
结束语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