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甘肃中医学院主编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2100577X
- 标注页数:98 页
- PDF页数:10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06 ≥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中医防治学发展概况 1
二、中医防治学的特点 5
三、《中医防治学总论》的主要内容 6
上篇 8
第一章 预防总论 8
第一节 未病先防 8
一、未病先防的指导思想 8
二、未病先防的基本措施 9
第二节 既病防变 13
一、早期诊断 13
二、早期治疗 14
第二章 预防各论 15
第一节 外感病的预防要则 15
第二节 内伤杂病的预防要则 16
一、脾与胃肠病的预防要则 16
二、肺病的预防要则 16
五、肾与膀胱病的预防要则 17
四、肝胆病的预防要则 17
三、心病的预防要则 17
第三节 妇科病的预防要则 18
一、适寒温、避外邪 18
二、节饮食、薄滋味 18
三、调情志、戒郁怒 19
四、慎起居、节劳逸 19
五、戒色欲、慎房室 19
第四节 儿科病的预防要则 19
第五节 其他科疾病的预防要则 21
第一节 治病求本 22
一、“本”的不同含义 22
下篇 22
第一章 治则 22
二、求“本”的主要途径 24
三、“治病求本”的重要意义 25
第二节 标本缓急 26
一、标本的含义 26
二、标本治则--缓急先后 26
第三节 正治与反治 28
一、正治(逆治) 29
二、反治(从治) 31
第四节 扶正与祛邪 34
一、扶正与祛邪的含义及依据 34
二、扶正祛邪与虚补实泻的关系 35
三、扶正与祛邪的运用 35
第五节 调整阴阳 39
一、损其偏盛 39
二、益其偏衰 40
一、脏腑调治要则 41
第六节 调治脏腑 41
二、调整脏腑关系 44
第七节 调理气血 46
一、调气 46
二、理血 46
三、调理气血关系 46
第八节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7
一、因时制宜 48
二、因地制宜 49
三、因人制宜 49
一、因势利导的含义 51
第九节 因势利导 51
二、因势利导的主要内容 52
第十节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 53
一、“病”的两种含义 53
二、“同治”与“异治”的依据 54
第十一节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54
第二章 治法 57
第一节 治法概述 57
一、治法的确立 57
三、治法体系中的类别层次 58
二、治法与方药的关系 58
第二节 常用治法 59
一、八法 59
二、其他治法 73
第三节 中医常用治疗措施简介 86
一、内治法 86
二、外治法 87
三、针灸疗法 92
四、气功疗法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