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淼洋,周林东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08018340
- 标注页数:220 页
- PDF页数:22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3 ≥22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0.1 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最终归结于生产力 5
0.2 革命辩证法:先解放生产力,后发展生产力 8
0.3 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8
0.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15
1 邓小平发展唯物史观的科学背景 15
1.1 科技革命和历史观革命 16
1.2 新科技革命和历史观探索的新课题 29
2 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45
2.1 以发展生产力为起点的理由 46
2.2 理论基本线索的展开 60
2.3 从发展生产力到发展第一生产力 73
2.4 从管理是技术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95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5
3.1 邓小平考察现代生产力问题的两个重要视角 108
3.2 知识密集型工业和现代生产力结构的变化 125
3.3 邓小平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 125
3.4 两种“科学技术决定论”的根本区别 138
4 劳动、知识分子和教育问题 147
4.1 脑力劳动也是劳动 148
4.2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57
4.3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171
5 邓小平对于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179
5.1 历史发展基础论 180
5.2 历史发展尺度论 189
5.3 历史发展阶段论 197
5.4 历史发展动力论 203
结束语 209
参考资料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