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问渠,赵孟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2309837
- 标注页数:253 页
- PDF页数:26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7 ≥25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气血学说之源流 1
第一节 “气”与“血”的文字形成 1
第二节 气血学说的前驱 2
一、“元气”学说的形成 2
二、气血学说的雏形 2
第三节 气血学说的形成 3
一、解释人类的起源 3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4
三、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 7
四、指导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8
第四节 气血学说的发展 12
一、张仲景的不朽贡献 12
二、晋、梁医家的重要作用 14
三、隋、唐医家的卓越成就 15
四、宋代医家对气血学说的完善 16
五、金、元医家对气血理论的丰富 17
六、明代医家的重要发展 18
七、清代医家的重大突破 20
八、近代与现代医家的研究和发展 22
第二章 气血的生理病理 26
第一节 “气”的来源与“气”的生理病理 26
一、“气”的来源(天气,谷气,元气) 26
二、“气”的生理病理(宗气、卫气、营气、中气、脏气、腑气、经气) 28
第二节 “血”的生理病理 43
—、心血 44
二、肝血 44
四、血海 45
三、脾血 45
第三节 “气”与“血”的关系 46
第四节 气血的运行规律 50
第五节 气血与精、神、津、液、魂、魄的关系 54
第三章 气血病病因病机 62
第一节 病因 62
一、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62
二、七情(怒、喜、思、悲、忧、恐、惊) 66
三、饮食 70
四、劳倦 71
五、痰饮 72
六、诸虫 74
第二节 病机总要 74
第四章 气血病证治 78
第一节 气病证治 79
一、气虚证治(心气虚证治,肺气虚证治,脾胃气虚证治,肝胆气虚证治,肾气虚证治,卫气虚证治) 79
二、气陷证治 85
三、气脱证治(阳气虚脱证治,阴气竭脱证治,阴阳俱脱证治) 87
四、气郁证治(肝气郁结证治,痰气郁结证治) 90
五、气滞证治(心胸气滞证治,肺气滞证治,肝气滞证治,胆气滞证治,胃气滞证治,小肠气滞证治.大肠气滞证治) 95
六、气逆证治(肺气逆证治,肝气逆证治,胃气逆证治,肠气逆证治,冲任气逆证治) 105
七、气闭证治(心气内闭证治,胸肺气闭证治,肾气内闭证治,膀胱气闭证治,冲任气闭证治,肺卫气闭证治) 125
八、气厥证治(肝气厥证治,血厥证治,寒厥证治,热厥证治,痰厥证治,蛔厥证治,食厥证治,悸厥证治) 146
第二节 血病证治 158
一、血虚证治(肝血虚证治,心血虚证治,冲任血虚证治) 160
二、血寒证治(经络受寒证治,冲任受寒证治,冲任虚寒证治,阳虚血寒证治) 184
三、血热证冶(血热吐血证治,血热呕血证治,血热咳血证治,血热衄血证治,血热尿血证治,血热便血证治,热入营分斑疹证治,热入血分斑疹证治,血热月经先期证治,血热月经量多证治,血热崩漏证治,血热闭经证治,热入血室证治,疮毒血热证治,蓄血证治)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