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立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2190·038
- 标注页数:683 页
- PDF页数:69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99 ≥6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何谓“理学” 1
第一章 理学的产生和形成 1
二、“理学”产生的社会根源 10
二、“天理君权”论和对君权的限制 14
三、“理学”的思想来源 22
六、理论思维的经验和教训 29
四、“理学”的形成 30
一、朱熹生活的时代 40
第二章 朱熹生活的时代、身世和经历 40
二、朱熹的身世和经历 46
三、著作考释 82
第三章 朱熹的经济思想 88
一、贫富说 88
二、重农业生产与社会分工 94
三、“薄取于民”与“俭奢适中”说 105
四、开源节流说 112
五、“井田”论 124
六、货币论 131
第四章 朱熹的政治学说 137
一、政治概念的内涵 137
三、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146
四、“为政以德”与“为政以刑” 158
五、人才问题 171
第五章 朱熹哲学的逻辑结构 182
一、由“理”至“理”的哲学逻辑结构 182
二、“理”、“太极”和“道” 188
三、“理”与“气”,“太极”与“阴阳”、“道”与“器”的关系 229
四、“气”、“阴阳”和“器” 245
五、“理”,“太极”和“道”的流行,分殊说 273
第六章 形神、魂魄、鬼神的学说 300
一、“形神”论 300
二、“魂魄”说 305
三、“鬼神”说 318
四、理论思维的经验和教训 326
一、“一分为二”论 330
第七章 由“气”到“物”过程中的辩证思想 330
二、“动”与“静” 343
三、“化”与“变” 361
四、“中庸”说 369
五、理论思维的经验和教训 382
第八章 从“物”到“理”的体认过程 390
一、“格物”与“致知” 390
二、“积累”与“贯通” 406
三、“知觉”与“心思” 434
五、“知先行后”与“知行互发” 440
六、理论思维的经验和教训 453
第九章 性、心、情的学说 461
一、何谓“性” 461
二、“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475
三、“道心”与“人心” 496
四、“情”与“才” 507
第十章 理欲、义利及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思想 519
一、“天理”与“人欲” 520
二、“义”与“利” 539
三、“三纲”与“五常” 548
第十一章 心术,王霸、道统的唯心史观 572
一、“心术”论 572
二、“王霸”之辨 577
三、“元”,“会”,“运”,“世”说 585
四、“道统”论 588
一、“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598
第十二章 朱熹的教育思想 598
二、“小学”、“大学”的教育内容 606
三、教学方法 614
四、读书方法 616
没有结束的结束语——朱熹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625
一、朱熹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被抬高 626
二、为何成为官方哲学 633
三、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圆圈” 647
人名索引 653
名词索引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