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作 者:柳春新著
  • 出 版 社:长沙:岳麓书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6657959
  • 标注页数:262 页
  • PDF页数:2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6 ≥26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 1

前言 1

上篇第一章 “政在家门”与汉末袁氏政权 3

一、“政在家门”口号的提出及其政治内涵 3

二、东汉末年汝南袁氏的政治动向 5

三、袁绍政权在河北地区的活动 7

四、袁绍、袁术与东汉朝廷的关系 10

五、后论 12

第二章 曹操政权中的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一、引言:曹魏重谯沛、许颍 15

二、谯沛集团的构成和特征 16

三、颍川集团与曹操的结合及其作用 19

四、颍川集团与曹操的矛盾和冲突 25

第三章 崔琰之死与毛玠之废 31

一、毛玠、崔琰的仕履及其背景 31

二、毛玠、崔琰掌选与曹操用人 34

三、崔琰案、毛玠案的始末缘由 37

第四章 曹操用人政策考实 43

一、引言:由求才令的核心意义说起 43

二、建安二十二年令中的五类人才与曹操选用的实情 45

三、求才令颁布的时机与曹操用人政策的变化 50

四、搜求“至德”和“明扬仄陋”:用人政策与嬗代策略的纠葛 57

五、余论 63

第五章 曹操立嗣问题考辨 66

一、史籍关于立嗣问题的结论性记述 66

二、立嗣问题的缘起 70

三、曹操的考察与曹丕、曹植的较量 74

四、结论 78

第六章 “魏讽谋反案”析论 79

一、谋反案的史实细节 79

二、谋反案暴露的问题 83

第七章 曹操霸府述论 89

一、曹操霸府的建立和演变过程 89

二、曹操霸府的组织系统和运作机制 95

三、曹操对待皇权的态度与汉魏易代问题 99

四、后论:霸府与霸府政治 104

下篇第一章 释“魏文慕通达” 113

一、作为个人行为风格的“慕通达” 113

二、“慕通达”在政治方面的最初内容 114

三、曹丕统治作风的“通达”倾向 116

四、“魏文慕通达”的内涵及其影响 123

第二章 论魏明帝的“权法之治” 127

一、魏明帝的任法和用权 127

二、魏明帝“权法之治”的失误 130

第三章 “青龙浮华案”析论 135

一、“浮华”问题溯源 135

二、“青龙浮华案”的史实及相关问题 139

三、后论 144

第四章 “正始党争”探赜 151

一、曹魏皇权演变与司马懿势力之兴 151

二、曹爽集团与司马懿集团的分野 158

三、权力斗争与“正始改制” 165

四、从蒋济看正始党争 169

五、结语 173

第五章 司马氏“作家门”的历史考察 174

一、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控制朝政的措施 174

二、司马师、司马昭巩固执政地位的措施 182

三、司马氏集团核心的形成 189

四、司马昭主持下的景元、咸熙之政 198

五、余论 203

第六章 论晋武帝的治国之策 208

一、处理禅代遗留问题 208

二、建构政治权力秩序 211

三、筹划治国方针政策 221

四、评价及推论 226

第七章 论汉晋之际的北地傅氏家族 231

一、北地傅氏的家世渊源及其在汉末的政治动向 231

二、曹魏时期傅嘏的学术和政治活动 238

三、西晋时期傅氏家族的政治和思想动向 244

四、后论 248

参考文献 255

后记 26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