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鲁越等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15020002
- 标注页数:284 页
- PDF页数:29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5 ≥2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马克思晚年面临的挑战 13
一、资本主义的“繁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困境” 13
二、东方社会的历史嬗变及其选择 25
三、人类社会原生结构中“沉积层”的发掘 33
四、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新课题 42
第二章走向人类学的理论动机 48
一、动机之一:探索东方社会 48
二、动机之二:探索史前社会和“亚细亚生产方式” 55
三、从经济学到人类学:社会分析方法的重要转折 64
四、走向人类学的道路 70
第三章“人类学笔记”与社会结构理论 77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正题 77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反题 90
三、“人类学笔记”对社会结构理论的发展 98
四、两种生产理论对于“猴体”解剖的普遍意义 110
第四章“人类学笔记”与社会形态理论 117
一、社会形态理论:技术形态·经济形态·所有制形态 117
二、“亚细亚道路”和东方社会的“封建化”问题 127
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和现实条件 135
四、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道路 145
第五章“人类学笔记”与恩格斯的史前社会理论 153
一、“执行遗言”: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53
二、“人类学笔记”和恩格斯史前社会分期的方法论原则 159
三、“人类学笔记”和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 165
四、“人类学笔记”和恩格斯关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的思想 171
五、东方社会和史前社会比较:解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182
六、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论 191
第六章“人类学笔记”与西方现代人类学 202
一、西方研究晚年马克思的人本学背景 202
二、“哲学人类学”和“经验人类学”驳议 208
三、“人类学笔记”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建设 222
第七章当代社会主义的“启示录” 237
一、对一个历史争论的当代思考 237
二、十月革命和新经济政策:两种历史选择 248
三、传统体制和传统社会结构分析 262
四、社会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革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