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 作 者:葛路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8081·12646
  • 标注页数:195 页
  • PDF页数:20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4 ≥19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春秋至两汉绘画理论 1

《左传》的“使民知神奸”论 2

孔子的“绘事后素”与“明镜察形”论 4

庄子的“解衣般礴”论 7

《韩非子》论绘画与生活的关系及刻削之道 9

《淮南子》论“君形”及“谨毛失貌” 12

王充论画 13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理论 18

曹植和陆机的绘画功能论 20

陆机论绘画的特点“存形莫善于画” 21

书、画、文的首次结合及王廙的理论 22

顾恺之的绘画理论贡献 23

谢赫的“六法”及姚最的“心师造化”论 29

宗炳和王微开创山水画论 35

戴颙的雕塑论 41

第三章 唐五代绘画理论 43

评顾、陆、张的争论及张怀瓘的“神、骨、肉”论 44

评画的又一新标准——“四格”、“五等” 49

张彦远论画 50

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张璪及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 63

荆浩的山水画论——“六要”与“二病” 65

《山水诀》与《山水论》 68

民间画家的经验总结——《画论》 69

第四章 宋代绘画理论 72

宋代评画的诸种标准 73

“四格”的解释和格序的变化 73

郭若虚论“气韵非师”及用笔“三病” 75

刘道醇的“六要”、“六长”论 77

欧阳修、沈括、苏轼的重神似论 79

苏轼论画的标准——“常理” 83

苏轼提倡的诗情画意 86

论画家的修养 88

宋代人物画论 92

宋人评吴道子、周昉的画,由此反映出唐宋两种不同的审美观 92

郭若虚论写气貌和陈郁论写心 95

李公麟论人物内在精神的刻划 96

苏轼与陈造的传神论 99

宋代山水画论 101

宋代山水画的审美观与艺术情趣的论争 101

郭熙对山水画论的贡献 109

宋代花鸟画论 113

徐黄体异论 113

精细不苟的审物精神和物各有神明论 117

借物寓意抒情 119

第五章 元代绘画理论 123

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与书画用笔同法论 124

钱选的“士气”说 134

倪瓒的“逸笔”与“逸气”说 136

李衎论画竹 142

第六章 明代绘画理论 146

王履的《华山图序》 147

为浙派辩护的李开先的《画品》 149

徐渭论画 151

山水画南北宗论 154

论邪、甜、俗、赖及生、熟 158

沈颢等论题跋、印章 161

第七章 清代绘画理论 167

以王原祁为代表的拟古思想 167

恽格的“摄情”说与邹一桂的“活脱”说 170

石涛论画 173

金农与郑板桥的美术思想 184

金农论画 184

郑板桥论画 190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