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陶渊明评传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陶渊明评传
  • 作 者:魏正申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5542708
  • 标注页数:329 页
  • PDF页数:34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4 ≥32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刘继才 1

第一编 陶渊明诗文系年论 3

陶渊明诗文系年依据浅议--从《九日闲居》系年于61岁说起 3

前言 5

再议陶渊明诗文系年的依据--《咏贫士七首》诗两种观点例说 17

三议陶渊明诗文系年的依据--《咏二疏》诗三种观点例说 33

四议陶渊明诗文系年的依据--从《读〈山海经〉十三首》系年58岁谈起 45

五议陶渊明诗文系年的依据--《咏三良》、《咏荆轲》两种观点例说 59

附说陶渊明《读史述九章》的系年 69

六议陶渊明诗文系年的依据--《乞食》诗两种观点例说 72

浅议陶渊明诗文系年依据的“语调相类”说--从《与子俨等疏》系年于52岁谈起 80

附 作者有关本论所涉陶诗文系年主张表 96

论陶渊明以诗文传世的思想 99

第二编 陶渊明并非消极隐逸论 99

再论陶渊明以诗文传世的思想 111

三论陶渊明以诗文传世的思想 121

第三编 陶渊明君臣观念论 133

陶渊明从忠君、有君到无君论 133

论陶渊明桃花源思想之三重表述 150

第四编 陶渊明思想特征六期论--志的流动 166

第一章 少时壮且厉 猛志逸四海--积极追求建功立业理想时期的陶渊明 166

一 君臣遇合,尽忠报国 167

二 士为知己舍身,永垂后世之名 169

三 渴望举荐,从政施才展志 170

四 热望收复中原,为祖国统一展豪侠之举 171

五 功成身退,安于乡里以乐余年的设想 172

六 体味散金不留子孙深旨,自强求荣 173

七 为多彩的人生追求,全面打好基础 175

第二章 逢世多疑 以乐其志--从政与从文双重志愿确立时期的五柳先生 177

一 审视现实社会,克制专意求仕之念 178

二 迷惘徘徊,苦寻人生之路 182

三 取鉴屈原、司马迁,确立从文志愿 188

第三章 田园日梦想 转欲志长勤--一心怀两端时期的陶彭泽 199

一 质性自然,仕途盼归 200

二 仕中体察,风物畅怀 211

三 重农勤力,躬耕为乐 214

四 力耕笔耕,归志再宣 219

第四章 登高赋新诗 肆志无?隆--田园追求时期的陶令 227

一 力耕与笔耕的结合,开创田园诗 227

二 人情、友情、亲情与爱情,真情人生 235

三 华山、嵩山、昆仑与庐山,喜山不信神 242

第五章 有志不获骋,何为复狐疑--生活道路反思时期的陶公 247

一 朝廷两度征召,思想波澜迭起 248

二 两次赠诗示友,不满乱政 255

三 菊丛抒怀,寄傲居田有成 257

第六章 斯滥岂攸志 高举寻吾契--桃源思想形成时期的靖节先生 263

一 彻底否定君权社会,桃源思想形成 263

二 居高临下,评说现实与人生 266

附录 有关魏正申研陶的评论选录 281

陶学史上的新探索--魏正申先生研陶论著综评 刘孟阳 281

一部有特色的研陶新作--喜读《陶渊明探稿》 李华 292

历代陶学研究概述(节略)第八讲 纲举目张 气象万千 钟优民 301

鸟·菊·酒--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 洪林钟 306

厚积薄发、颇具创见的佳作--评魏正申《陶渊明集译注》 吴云 309

精心探索 自是一家--魏正申先生治陶论 李华 314

其他篇章引目 329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