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儒学与东方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儒学与东方文化
  • 作 者:徐远和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010018707
  • 标注页数:271 页
  • PDF页数:28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2 ≥2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代绪论 儒学的反思与吸收西方文化 1

第一章 儒学的创始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1

第一节 孔子与原始儒学 1

一 “为国以礼”的治国方案 2

二 “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 7

三 “述而不作”的文化观 10

第二节 孔子——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15

一 孔子——儒家的圣人 15

二 孔子之道——中国君主制社会意识形态的旗帜 20

三 六经——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24

第二章 儒学的嬗变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上) 29

第一节 董仲舒与两汉儒学 29

一 儒学的经学化 30

二 儒学的宗教化 37

三 儒学的政治化 43

第二节 柳宗元与儒学复兴 47

一 “及物行道”——提示改造儒学的方向 48

二 “统合儒释”——寻求复兴儒学的道路 51

三 气一元论——儒学宇宙论的阐发 55

第三章 儒学的嬗变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中) 59

第三节 程朱与两宋新儒学 59

一 北宋新儒学的兴起 59

二 洛学及其闽学化 68

第四节 许衡与元代新儒学 81

一 “行汉法”的政治主张 82

二 “宗程朱”的理学思想 86

三 “育英才”的教育实践 94

一 明代新儒学的转折 98

第四章 儒学的嬗变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下) 98

第五节 王守仁与明代新儒学 98

二 阳明心学的异军突起 104

第六节 戴震与清代新儒学 121

一 清代新儒学的畸变 121

二 乾嘉学术大师戴震 125

第七节 “五四”的时代课题及其启示 140

第五章 儒学的特质与中国文化的精神 153

第—节 “内圣外王”的理想诉求 153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164

第三节 儒学实即人学 170

第六章 儒学与朝鲜文化 178

第一节 朝鲜三国至高丽时期儒学的传播 178

第二节 李朝朱子学的兴起 180

第三节 朝鲜的两种性理学说 183

一 李退溪的性理学说 184

二 李栗谷的性理学说 191

第四节 韩元震的朱子学思想 199

一 心性之辨 199

二 人心道心之辨 206

三 “中和”之辨 209

附录一 李退溪与《朱子书节要》 214

附录二 李退溪与《心经》 231

第七章 儒学与日本文化 243

附录 简论安藤昌益的《四书》批判 249

结束语 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定位 263

后记 27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