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柳卸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1722153
- 标注页数:241 页
- PDF页数:2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页 1
第一章 导论 1
1.1 技术创新的定义 1
1.2 技术创新的分类 6
1.3 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兴起 7
第二章 熊彼特和技术创新经济学 10
2.1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贡献 10
2.2 熊彼特创新模型Ⅰ 12
2.3 熊彼特创新模型Ⅱ 14
2.4 熊彼特之后创新研究的复兴 16
第三章 技术创新过程 20
3.1 希克斯诱导创新论 20
3.2 罗森堡瓶颈诱导论 23
3.3 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 24
3.4 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 29
3.5 技术创新和学习 34
第四章 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 40
4.1 熊彼特假设 40
4.2.1 垄断与技术创新 42
4.2 实证研究 42
4.2.2 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 44
4.2.3 市场集中度、产业进入、多角化与技术创新 45
4.3 理论探讨 46
4.3.1 阿罗伦市场结构与创新 46
4.3.2 竞争情况下的创新资源配置——谢勒尔方法 49
4.3.3 竞争情况下的创新资源配置——卡米恩-施瓦茨方法 55
4.4 最新研究进展 59
第五章 企业和技术创新 63
5.1 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 63
5.2 垂直一体化和技术创新 67
5.3 企业组织和技术创新 68
5.4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70
5.5 企业技术创新模型 74
5.6 企业创新成功与失败的因素 79
第六章 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 88
6.1 厄特巴克一艾伯纳西模型 88
6.2 技术创新群 92
6.3 技术轨道理论 97
6.4 技术创新和经济长波 100
7.1.1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119
7.1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19
第七章 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119
7.1.2 技术创新与产业的生产率增长 125
7.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 129
7.2.1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129
7.2.2 索洛模型 131
7.2.3 罗默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 133
7.3 从干中学的阿罗模型 140
7.4 技术差距理论 142
8.1 创新激励系统——一个分析框架 151
第八章 技术创新的激励 151
8.2 创新的产权激励 152
8.2.1 有形资产产权与创新 152
8.2.2 知识产权与创新 154
8.2.3 创新的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 158
8.3 创新的市场激励和创新的自组织过程 160
8.4 创新的政府激励 165
8.5 企业和创新的激励 168
8.6 中国技术创新的激励 172
9.1 技术创新测度的发展、现状 177
第九章 技术创新的测度和指标 177
9.2 新产品、新工艺数作为创新指标 179
9.3 专利数作为创新水平的指标 181
9.3.1 国外用专利数作为创新指标的历史、现状 182
9.3.2 专利数作为创新指标的合理性 188
9.3.3 总结与展望 191
第十章 创新政策 199
10.1 创新政策的内涵、合理性 199
10.2 创新政策的演变 201
10.3 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创新政策 207
10.3.1 美国创新政策 208
10.3.2 日本创新政策 214
10.3.3 欧洲各国的创新政策 217
10.4 创新政策的效果评估 219
第十一章 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226
11.1 技术创新和经济理论的对接 226
11.2 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 229
11.3 技术创新的进化理论 232
11.3.1 纳尔逊-温特进化理论 232
11.3.2 SPRU传统 235
11.4 技术创新经济学的方法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