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杨昭全著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1200955
- 标注页数:531 页
- PDF页数:53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38 ≥53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古代中朝关系 4
唐与新罗之关系 4
北宋与高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54
元与高丽两国人民的往来和文化交流 82
论明代援朝御倭战争的几个问题——兼评110部论著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论述 100
开场白 100
一、日本对朝战争原因何在,目的如何,性质怎样? 102
二、碧蹄之役,李如松是大败,抑或小挫? 114
三、和议缘何复起,谁是明朝议和主要责任者? 120
四、中朝军民协同作战应予正确评价。 132
五、战争结局怎样,如何评价这一战争? 144
17世纪50年代中朝军民御俄战争及其评价 161
第二部分 近、现代中朝关系 186
现代中朝友谊关系史的开端——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两国人民相互支援的史实 186
五四运动后至中国共产党建立前的中朝友谊关系 206
1921—1931年的中朝友谊关系 220
孙中山与朝鲜革命 232
20世纪10—30年代朝鲜华侨概况 243
万宝山事件 261
一、历史背景 261
(一)日本帝国主义日益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261
(二)东北朝侨问题是日本帝国主义惯于用以制造侵略中国东北事端的一张盾牌 266
(三)东北军阀张作霖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政策 275
二、事件经过 278
三、中日之交涉 289
四、中、朝、日三国对万宝山事件之反应 292
20世纪10—30年代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民族主义团体的反日独立运动 301
引言 301
一、朝鲜侨民移入我国东北概况 303
(一)朝侨移入东北地区的四个时期 303
(二)朝侨大量移入我国东北的原因 307
(三)东北朝侨的原籍、分布、职业及其阶级构成 313
(四)东北朝侨加入中国籍状况 319
二、朝鲜民族主义团体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反日独立运动 322
(二)第二阶段(1919—1931年九一八事变) 323
(三)第三阶段(1927—1931年9月) 344
(四)第四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底) 360
三、结论 378
(一)东北地区朝鲜民族主义团体的历史进步性 379
(二)东北地区朝鲜民族主义团体的历史局限性 385
以金日成同志为代表的朝鲜共产主义者与我国人民的共同抗日斗争 392
新中国建立后抗美援朝时期的中朝友谊 429
第三部分 中朝文学交流 450
隋唐宋元时期中朝文学友谊与交流 450
明清时期中朝文学的交流 465
郭沫若与朝鲜 512
作者简历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