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蔡英俊著
- 出 版 社:台湾学生书局
- 出版年份:2001
- ISBN:9571510785
- 标注页数:337 页
- PDF页数:34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5 ≥3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自序 1
导论:「语言」与「意义」的论题 1
第一章 「诗」与「艺」:中西诗学议题析论 37
一、「诗」字观念释义:「志」与「言」 40
二、「语言」与「真实」的议题 50
三、「技艺」与「再现」的观念 65
四、诗学的论述型态 81
第二章 「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与「含蓄」的美典 105
一、「意在言外」问题的导出 106
二、《文心雕龙·隐秀篇》的问题 117
三、「意在言外」问题的历史溯源 125
四、「美典」的界义 134
五、「唐宋诗」的争论与「盛唐」美典的确立 143
第三章 「含蓄」美典用言方式的理论基础——《庄子》与《易传》的语言观 161
一、语言哲学中「意义」的论题 163
二、「间接」与「简省」的概念 168
三、《庄子》的语言观与用言方式 177
四、「技术」与「技艺」的概念 190
五、《周易·系辞传》的「立象」说 198
第四章 「含蓄」美典的审美旨趣——兼论「寄讬」与「神韵」 215
一、「含蓄」美典的确立 216
二、「寄讬」的概念与「引譬连类」的手法 231
三、「神韵」的概念与「情」、「境」的兴会 255
四、「含蓄」美典的审美特质综论:情意的节制、「引譬连类」与「使事用典」的手法 272
馀论:审美典式的现代性 303
引用书目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