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德)伊瑟尔(Iser,Wolfgang)著;金元浦,周 宁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0408390
- 标注页数:294 页
- PDF页数:31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8 ≥2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译者前言 1
作者序言 1
第一编 背景概观——文学阐释:语义学还是语用学 9
第一章 部分的艺术——整体的阐释 9
从亨利·詹姆斯《地毯上的画像》谈起 9
古典阐释规范遗风犹在 17
第二章 审美反应理论的基础 28
读者取向与传统的缺陷 28
读者与暗隐的读者的概念 35
文学反应的精神分析理论 48
起点 65
第三章 论题范围 65
第二编 小说的现实性——文学本文的功能主义范型 65
言语——活动理论 67
环境构筑 76
保留剧目的参照系统 84
第四章 策略 104
策略的任务 104
旧的答案:偏离 105
突前与背景 111
主题—视野结构 115
主题—视野结构的多样性 119
第五章 把握本文——文学本文的实现过程 127
本文与读者间的相互作用 127
第三编 阅读现象学——文学本文的生成 127
游移视点 129
游移视点的相关物生产 141
一致性构筑是介入作为事件的本文的基础 141
本文作为事件 151
作为经验条件的介入 155
第六章 阅读过程中的被动综合 162
心理形象作为意念的一个基本特征 162
心理形象对读者的影响 167
构筑形象 169
读者的情况如何? 182
相互作用的条件 195
第七章 本文与读者间的不对称性 195
第四编 本文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本文的传达结构 195
英伽登的“未定性”概念 204
第八章 构成活动的发起 217
引言 217
作为潜在联系的空白 220
空白的功能结构 235
相互作用结构中的历史差异 244
否定 254
否定性 271
人名译名对照表 278
术语译名对照表 287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