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震,王小夫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3090·686
- 标注页数:158 页
- PDF页数:16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5 ≥1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献给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 1
古老而年轻的新兴学科--人才问题研究之由来 6
燕昭王的胜利--人才的重要性 13
石墨与金刚石--人才结构的价值 18
宰相的职责--人才的知识结构 24
心有灵犀一点通--机遇与灵感 30
主观与客观--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 36
朝夕与共的伴侣--人才成长的时间性 41
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激励人才成长的因素 47
记忆·观察·想象·思维·判断--人才的智力结构 51
通向地狱之门--人才与毅力 57
后来居上的诀窍--人才成长的补偿规律 61
神童与兽孩--人才的早期智力开发 67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人才的青年时代 73
中年贵似金--人才的最佳年龄区 80
天才就是勤奋--人才的最高层次 85
值得重视的辩证法--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开发 93
鲁宾逊与堂吉诃德--人才的社会属性 98
时势与英雄--人才的历史作用 102
毛遂自荐与伯乐相马--人才与人才制度 106
原始选举与血统世袭--我国古代的早期人才制度 112
向世袭制的挑战--“学而优则仕”及其他 118
科举的来龙去脉--我国封建时期人才制度的变革 121
贵有自知之明--人才的自我认识 126
在比较之中鉴别--人口、人力与人才 133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人才战略的意义 137
终身教育势在必行--学校内外及其他 143
朝着伟大的共产主义前进--四化人才的道德观 148
人才辈出 群星灿烂 153
后记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