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钱实甫著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1959
- ISBN:11002·268
- 标注页数:309 页
- PDF页数:31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4 ≥30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页 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关系 1
一、清帝国在关外时代的对外关系:“藩部”和“属国”的起源 1
二、清帝国“大统一”时代的行政区域 6
三、清帝国“大统一”时代的“属国”和“外国” 8
四、清政府管理“属国”和“外国”事务的机构 14
五、关于“朝贡”的礼仪:清政府和“属国”的关系 23
第二章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和西方各国的关系 33
一、“海盗”式的侵略者来到中国 33
二、英国侵略者首先“叩关”的企图 38
三、南京条约等签订后清政府对外关系的开始变化 47
四、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外通商关系:“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置 57
五、“五口通商大臣”成为两广总督的兼职 62
第三章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和西方各国的通商关系与外交关系 75
一、五口开市和其它交涉 75
二、通市后的上海:逐渐成为侵略的中心 82
三、侵略者对海关税务权的侵夺:内政干涉的开始 90
四、天津条约签订期间的中外关系:外交和通商中心的完全移向上海 95
五、上海议约后的外交问题 108
六、清政府对外关系根本改变的开端 115
一、北京条约签订后统治阶级对外认识的开始转变 136
第四章 总理衙门的设立 136
二、设立总理衙门的建议和批准 149
三、总理衙门的组织 164
四、南北洋大臣 173
第五章 总理衙门的有关机构 196
一、京师同文馆 197
二、海关总税务司署 221
三、对外使节的派遣 235
一、总理衙门的改组,外务部的成立 268
第六章 总理衙门的改组和性质 268
二、总理衙门的职掌和性质 274
附录一 清政府办理通商、外交大臣年表 292
甲、五口通商钦差大臣表 292
乙、南洋大臣表 293
丙、北洋大臣表 295
丁、总署大臣表 297
戊、外务部大臣年表 304
已、内阁中的外务部大臣表 307
附录二 中西译名对照表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