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苏)捷姆金娜,Л.И.著;许超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4
- ISBN:15034·677
- 标注页数:257 页
- PDF页数:2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5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3
第一章 计算玻璃性质所采用的加和法则 7
一、文献资料 7
二、任务的提出 15
第二章 研究简单玻璃性质与其成分依从性的实验资料 21
一、实验结果的概念形式 23
二、碱-硅酸盐玻璃 31
三、碱金属氧化物的简单硼酸盐玻璃 39
四、PbO-B2O3系玻璃 45
五、PbO-SiO2双元系玻璃 50
六、结论 61
第三章 临近相区界的玻璃性质不连续变化的原因 63
第四章 双元系玻璃“成分-性质”图的依从规律性 74
一、性质依从于线性方程式的玻璃 74
二、关于在简单系玻璃中确定氧化物性质的可能性 81
三、“成分-性质”图为曲线的系统 82
四、“成分-性质”图的曲线与硅酸盐栾琴射线结构分析资料的关系 100
五、结构系数值 102
六、计算双元系玻璃性质的公式 104
第五章 加和法则在多组份玻璃性质中的应用 111
一、测定多组份玻璃的加和公式常数的一般方法 112
二、确定加和公式常数的实用方法 117
第六章 由玻璃熔制过程中常用氧化物组成的多组份玻璃的加和公式常数 124
一、实验资料 124
二、利用试验资料来近似确定多组份玻璃的加和公式常数 132
三、加和公式常数值的确定 143
第七章 计算多组份玻璃性质的加和公式常数适用范围 156
一、氧化硅过剩的玻璃 159
二、有过剩硼酐的玻璃 164
三、三组份的铅玻璃 175
第八章 加和公式常数的物理意义 183
一、结构系数 183
二、折射率、色散、密度 185
三、特性空间内的氧化物位置 188
第九章 玻璃的内部结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 198
一、玻璃结构的原子-分子概念 200
二、连续无程序网状假说 201
三、关于在玻璃中形成化合物的假说 204
四、在玻璃中形成各种化学成分的聚集体假说 214
五、玻璃结构的雏晶假说 215
六、结论 240
附录 242
参考文献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