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晓毅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040901X
- 标注页数:314 页
- PDF页数:32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1 ≥3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袁鲁仁 1
导言 4
第一章 正始名士 9
一 文化精英群体的形成 9
(一)“四聪八达”集团 10
(二)天才少年的崛起 21
二 思想性格及其社会背景 28
(一)双重人格 28
(二)历史渊源 37
(三)庄园与魏晋“自由”精神 44
三 社会政治革新的悲剧命运 54
(一)正始改制 54
(二)高平陵政变 64
第二章 正始时期学术思潮的巨变 78
一 清谈 78
(一)从清议到清谈 78
(二)正始清谈的时代课题 89
(三)清谈对魏晋学风的影响 101
二 名理学 106
(一)名理学正名 106
(二)从名实到折理 113
三 言意之辨 120
(一)“言不尽意”的重新发现 120
(二)正始言意观的内涵 125
(三)“得意忘言”的思想革命意义 133
四 贵“无”论的诞生 139
(一)自然无为思潮的兴起 140
(二)从宇宙生成论向本体论的转化 152
(三)何晏《无名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165
第三章 正始最强音 178
一 王弼“执一统众”的学术方法 178
(一)荆州家学的影响 179
(二)“执一统众”与《易》学革命 190
(三)“执一统众”与《老子》、《论语》新义 201
二 王弼贵“无”本体论哲学体系 208
(一)“无”及其别名 208
(二)以无为本 213
(三)以无为用 222
(四)因物自然 229
(五)朴散真离与返朴归真 234
(六)崇本息末与守母存子 240
(七)归本求静与因时而动 249
(八)简短的评价 253
第四章 正始玄风的历史发展和意义 258
一 魏晋玄学的发展 258
(一)竹林 259
(二)中朝 270
(三)江左 285
二 中国文化的转折点 292
(一)文化清流的形成 293
(二)文化道统的扩充 303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