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优越性
  • 作 者:董辅睒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4071·58
  • 标注页数:257 页
  • PDF页数:26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7 ≥25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 1

绪论 看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方法论 1

一、比较社会经济制度优劣的标准 2

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6

二、本质和现象 10

四、内容和形式 14

五、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16

六、全面性和片面性 19

七、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22

第一章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26

一、在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深渊中挣扎的旧中国 26

二、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 31

三、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4

第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同非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斗争 42

一、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唯一可能的途径 43

二、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52

三、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林彪、江青的冒牌社会主义的界限 58

第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66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最初模式 67

二、斯大林领导时期的苏联模式的形成 73

三、对斯大林领导时期的苏联模式的改革 78

第四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强大生命力 84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84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蓬勃生机 94

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104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109

第五章 两种根本对立的生产目的 109

二、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17

三、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保证 121

四、合理组织社会主义生产,使人民生活逐步提高 125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物质利益 129

一、一种崭新的物质利益关系 129

二、把物质利益的实现过程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145

一、按劳分配制度是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根本否定 156

二、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的结合 163

第七章 按劳分配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165

三、正确实行按劳分配需要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 167

第八章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 180

一、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180

二、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是历史的趋势 184

三、社会主义经济的灵活运行 189

四、社会主义经济的自觉调节 194

五、计划、市场与经济利益 202

一、社会主义消除了劳动异化的根源 209

二、社会主义消除了资本排挤工人的现象 216

三、自由人的联合劳动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劳动 223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228

一、社会主义经济比资本主义经济有更高的发展速度已为实践所证明 228

二、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客观依据 231

三、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速度 236

四、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实现持久、稳定的高速度 249

后记 256

第九章 从雇佣劳动到自由人的联合劳动 2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