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脾胃论纂要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脾胃论纂要
  • 作 者:陕西中医学院等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4202·104
  • 标注页数:480 页
  • PDF页数:49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3 ≥4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脏象 1

(一)脾胃的重要性 1

(二)脾胃的特性 5

(三)脾胃的功能 10

1.脾胃为生化之源 10

2.脾主运化藏营舍意 16

3.胃主受纳腐化水谷 19

(四)脾胃与体华窍的联系 23

(五)脾胃与其它脏的联系 27

1.足太阴脾 30

(六)经络 30

(1)循行路线 31

(2)络属关系 31

(3)腧穴 32

(4)标本根结 34

2.足阳明胃 35

(1)循行路线 35

(2)络属关系 36

(3)腧穴 37

(4)标本根结 40

(5)隶属关系 40

(七)解剖 41

二、病因病机 47

(一)病因 47

1.外感诸邪 47

2.内伤诸邪 52

(1)七情所伤 52

(2)饮食劳倦所伤 53

(3)药物所伤 59

(二)病机 61

1.脾胃纳化失常 61

2.脾胃阴阳升降失常 69

3.脏腑关系失常 75

三、诊法 80

(一)四诊 80

1.望诊 80

(1)望部察色 80

(2)察舌辨苔 85

(3)观口验齿 92

(4)看形态 93

2.闻诊 95

3.问诊 95

4.切诊 99

(1)脉诊 99

(2)按诊 114

1.病证范围 116

(二)辨证 116

2.辨寒热虚实 122

(1)脾虚寒证 122

(2)脾实热证 125

(3)脾湿证 126

(4)脾兼证 128

(5)胃虚寒证 129

(6)胃实热证 131

2.辨预后 134

1.标本缓急 138

四、治则与治法 138

(一)治则 138

2.虚实补泻 142

(二)治法 147

1.甘温除热法 147

2.益气升陷法 148

3.温中散寒法 149

4.夺郁泻中法 152

5.健脾燥湿法 153

6.清脾泻火法 153

7.益气理脾法 153

8.降逆通下法 154

9.清胃养阴法 156

10.苦寒泻下法 157

11.针灸疗法 158

(三)调摄与护理 165

五、辨证论治 172

(一)外感热病 172

1.太阴伤寒 172

2.太阴温病 173

[附]太阴寒湿 174

3.阳明伤寒 175

4.阳明温病 183

[附]阳明寒湿 187

5.斑、疹、痧、痘 187

6.黄疽 191

[附]虚黄 200

7.疟疾 200

8.痢疾 203

9.霍乱 216

(二)内伤杂病 220

1.纳差 220

2.吞酸、嘈? 223

3.呃逆、嗳气 229

4.呕吐、哕 235

[附]恶心 251

5.噎隔、反胃、关格 252

[附]走哺 262

6.痞满、臌胀 263

7.泄泻 275

8.便秘 289

9.胃痛、腹痛、头痛 295

10.消渴 308

11.积滞、积聚 314

12.吐血 320

13.便血、尿血 326

14.虚劳 329

15.水肿 337

16.痰饮 344

[附]梅核气 354

17.咳、喘、哮证 354

18.虫证 362

19.中风、脾胃风 365

20.凉悸、怔忡、不寐、多寐 369

[附]健忘 372

21.癫、狂、癇证 375

22.厥证 380

23.汗证 383

24.痿证 386

[附]肉极、消瘦、亸 389

25.痹证 390

[附]鹤膝风 392

26.淋病、癃闭、遗尿、小便不禁 392

27.遗精 396

28.眩晕 398

29.经带诸疾 400

(1)月经不调 400

(2)经闭 403

[附]不孕症 403

(3)崩漏 406

(4)带下、阴痒 408

30.胎产诸疾 410

(1)恶阻 410

(2)胎漏、胎动不安 412

(3)妊娠肿胀 414

(4)胎气上逆 415

(5)转胞 416

(6)恶露不绝 416

(7)产后缺乳 417

[附]恶露不下 417

(8)乳汁自出 418

(9)产后杂证 419

31.阴挺 420

[附]阴吹 421

32.疳证 421

[附]吐泻、注夏、喫泥、夜啼 424

33.胎黄 425

34.惊风 426

[附]撮口风、囱填、囱陷 429

35.流涎、滞颐 430

[附]唾 431

36.痈疽、疗疮 431

[附]外科杂证(酒脚、脚气、疥癣、镰疮、游风) 434

37.内痈(胃、肠、肺痈) 437

38.乳痈、乳岩 439

39.脱肛 441

40.耳目诸侯 442

(1)针眼 442

(2)胞险肿核 443

(3)椒疮 444

(4)粟疮 444

(5)睫毛倒入 445

(6)风赤疮痰 446

(7)睑弦亦烂 447

[附]赤眼肿痛 447

(8)胞睑肿胀 447

(9)上胞下垂 449

(10)睥翻眼险 450

(11)胞轮振跳 450

(12)黄液上冲 451

(13)夜盲 452

(14)青盲 452

(16)疳疾上目 453

(15)暴盲 453

(17)凤牵偏视、神珠将反 454

(18)目不明 456

(19)耳鸣 458

41.口唇诸疾(口甘、口淡、口糜、口疮、重舌、唇疗、唇风) 459

42.齿鼻咽喉诸疾 465

(1)牙疼 465

(2)牙疳 469

(2)牙宣 470

(4)咽喉疾患 471

(5)鼻衄、齿衄 473

[附]鼻痔 476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