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苏)哈特日耶夫(Хаджиева,С.Н.)著;赵鸿章等译
- 出 版 社:烃加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5391·39
- 标注页数:340 页
- PDF页数:34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7 ≥3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参考文献 9
第二章 催化裂化的原料 10
第一节 特性因素 10
第二节 馏分组成 15
第三节 烃类族组成 17
第四节 残炭值 19
2.含氮化合物 20
1.含硫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 20
第五节 杂有机化合物 20
3.金属有机化合物 21
参考文献 23
第三章 沸石和含沸石裂化催化剂 24
第一节 沸石 24
1.结构 25
2.阳离子的分布与离子交换性能 27
3.热稳定性 29
4.酸度 31
第二节 无定形硅铝酸盐 40
第三节 含沸石催化剂 42
1.决定催化剂稳定性和选择性的因素 43
2.无定形催化剂与含沸石催化剂的对比 51
3.主要的工业含沸石催化剂 58
4.含沸石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66
参考文献 72
第一节 反应热力学 74
第四章 过程的理论基础 74
第二节 催化裂化的反应机理 79
1.β-分裂 87
2.异构化 89
3.质子消去 90
4.氢转移 91
5.环化 93
6.加成 94
7.缩合 95
第三节 催化裂化的化学原理 96
1.单体烃的反应 98
2.石油馏分的转化 114
第四节 反应动力学 122
第五节 工艺因素的影响 140
1.原料 141
2.含硫化合物在裂化产品中的分布 149
3.反应系统的型式 153
4.操作条件 160
5.裂化产品的再循环 167
6.再生催化剂的残余焦炭 170
第六节 生焦与再生 173
1.生焦 173
2.再生 180
参考文献 193
第五章 过程的设备形式 198
第一节 主要反应设备及其气体动力学 198
1.反应器和再生器的结构 198
2.流化床设备的气体动力学 205
3.上流流动系统的气体动力学 216
第二节 反应设备的结构特点 239
1.进料设备和气体分配器 240
2.流化床和气-固流的分隔设备 245
3.汽提段 250
4.催化剂粉尘的回收与分离设备 251
5.催化剂输送系统的密封-调节阀 262
参考文献 265
第六章 催化裂化工业装置 270
1.装置的基本情况 271
第一节 使用小球催化剂的装置 271
2.装置强化改造的主要方向 286
第二节 使用微球催化剂的装置 292
1.国外的工业装置 301
2.苏联的工业装置 304
3.强化苏联国内装置的主要方向 308
4.Γ-43—107联合装置 316
参考文献 324
第七章 催化裂化与其它过程的联合 327
参考文献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