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天人合一  儒学与生态环境
  • 作 者:张云飞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20026773
  • 标注页数:221 页
  • PDF页数:23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2 ≥22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西去东来——儒家环境意识的再评价 1

一、克己复礼——儒家环境意识的历史源头 7

(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朴素生态学思想 14

(二)“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的早期自然保护活动 14

(三)“三时不害而民和丰年”的自然生态农业和生态农学 20

二、辨类重养——自然保护的生态学基础 23

(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生物结构说 24

(二)“得养则长,失养则消”的生态流程说 40

(三)“虽有镃基,不如待时”的季节节律说 56

三、物我合——自然保护的对象和类型 69

(一)“草木零落,再入山林”的保护山林资源的思想 71

(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保护动物资源的思想 76

(三)“往来井井,涣其群吉”的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83

(四)“得地则生,失地则死”的保护土地资源的思想 89

四、尊君民本——自然保护的主体和环境管理原则 97

(一)“谨其时禁”与“圣王之制”的环境管理制度说 99

(二)“神明博大”与“圣王之用”的环境管理主体说 113

(三)“民养无憾”与“王道之始”的环境管理原则说 124

五、重农顺时——自然保护的经济基础和生态农学 138

(一)“天人之分”与“治吉乱凶”的自然灾害意识 140

(二)“天时地利、人和物丰”的生态农业结构说 149

(三)“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重农价值取向 167

六、以赞稽物——自然保护的理想和目标 176

(一)神道设教:人和自然相协调的宗教——道德诠释 178

(二)中庸毋我:人和自然相协调的方法论要求 192

(三)三材无私:人和自然相协调的世界观原则 200

附录I 主要史料来源 215

附录Ⅱ 有关儒家环境意识研究成果目录索引 217

附录Ⅲ 主要参考文献 21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