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千古往事千古书  中国古代历史学
  • 作 者:管士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026957
  • 标注页数:233 页
  • PDF页数:24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4 ≥2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 古代史学的童年时期--先秦至汉初 1

(一)史学的兴起 2

1.远古的神话 2

2.最初的历史记载 6

3.最早的史官 11

(二)春秋战国时的史学 13

1.《春秋》:标志着史学著作的正式出现 14

2.《左传》和《国语》 18

3.先秦时期的其他史书 29

(三)诸子百家的史论及其影响 33

二 古代史学的发展时期--两汉至唐初 44

(一)《史记》:史家之绝唱 45

1.《史记》的作者 45

2.《史记》是怎样一部书? 50

3.《史记》所表现的历史思想 57

4.《史记》:一部文学名著 65

5.《史记》的续补及注释 69

(二)《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70

1.《汉书》的作者 70

2.《汉书》的编纂体例 72

3.《汉书》的特点和价值 74

(三)《三国志》 80

1.《三国志》的作者 80

2.《三国志》概述 81

3.《三国志》的地位与影响 85

(四)《后汉书》 88

1.范晔其人 88

2.《后汉书》概述 89

3.《后汉书》的思想特点与影响 93

(五)南北朝的三部史书 96

1.《宋书》 96

2.《南齐书》 101

3.《魏书》 104

(六)初唐八史 109

1.《梁书》 110

2.《陈书》 112

3.《北齐书》 113

4.《周书》 114

5.《隋书》 116

6.《晋书》 119

7.《南史》和《北史》 124

(七)刘知几及其《史通》 126

1.《史通》的作者刘知几 127

2.《史通》论术的主要问题 128

3.《史通》的意义与影响 137

三 古代史学的繁荣时期--中唐至元 138

(一)《通典》:政书体史书的开山之祖 139

1.杜佑与《通典》的编撰 139

2.《通典》在体例上的新贡献 141

3.杜佑的史学思想 143

4.《通典》的影响 147

(二)中晚唐时期的几部地理志著作 148

1.《元和郡县志》 148

2.《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 150

3.《蛮书》 151

(三)北宋的几部“正史” 152

1.《旧唐书》和《新唐书》 152

2.《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 159

(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63

1.《资治通鉴》的作者及其编撰过程 163

2.《通鉴》的编撰特点和历史价值 166

3.《通鉴》的缺点与不足 170

4.《通鉴》的影响及注本 171

1.《通志》:南宋最著名的一部史书 176

(五)南宋史著:《通志》及其他 176

2.南宋的其他几部史书 180

(六)元代官修史书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184

1.元代的官修史书 184

2.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191

四 古代史学的衰落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 197

(一)明清官修史书 198

1.《元史》 199

2.《明实录》 201

3.《大明会典》 203

4.《明史》--“正史”的殿军 204

(二)明清之际的著名史学家及其著作 207

1.黄宗羲与《明儒学案》 208

2.顾炎武与《日知录》 210

3.王夫之与《读通鉴论》 212

(三)乾嘉学派:清代三大考史名著 215

1.王鸣盛及《十七史商榷》 216

2.钱大昕与《廿二史考异》 217

3.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219

(四)古代史学的句号: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221

尾声:近、现代史学概说 22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