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8,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281秒)

为您推荐: 技术管理之 从技术到管理 项目管理中的领导力 从项目管理者到成功转型的七要素 品质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 角色动画技术从入门到实践 maya角色动画技术从入门到实战 maya角色动画技术从入门到实践

  • 法国在非洲的文化战略 1817年1960年的殖民教育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塞内)巴帕·易卜希马·谢克著;邓皓琛译2016 年出版262 页ISBN:9787100124393

    当年法国是如何利用其共和国世俗学校的模式对非洲进行殖民的?难道非洲人民的独立意愿不正是一种对法国教育模式的回应?当前非洲的教育危机能够用该殖民教育模式之误用来解释吗?这些都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本...

  • 整合的力量 微营销微体系 【经济】

    林潺等编著2016 年出版224 页ISBN:9787111540755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理论铺设和微营销体系详解。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讲传统的微信电商和营销手段、困局,第二章讲新微商的营销体系、优势。一来是理论上形成过渡,让读者能够旧思维导入新...

  •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滇池飞出的旋律 【文学】

    谷应著2016 年出版293 页ISBN:7556043835

    这是一部以著名音乐家聂耳的童年、少年时代生活为题材的长篇传记小说。为了使书中民族习俗的描写符合当时情况,谷应还去请教了云南大学民族史、民谷学教授江应。江教授给予了很多帮助。此外,云南音乐作家协会...

  • 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 审美的脑 演化角度阐释人类对美与艺术的追求 【生物】

    Anjan Chatterjee2016 年出版226 页ISBN:9787308157834

    神经美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旨在神经科学的角度了解艺术与美,研究人类审美的神经基础和进化原理。本书作者Anjan Chatterjee是神经美学领域的专家之一,富有创见。本书通过神经科学和进化心理学的双重视角...

  • 放射性秘史 新发现新科学 【工业技术】

    玛乔丽·C.马利著;乔丰等译2016 年出版196 页ISBN:9787542865304

    这本书讲述了一门新科学的故事。1896年毫不起眼的发现开始,放射性把研究者带上了求知之路,一直来知识和神秘的交叉地带。是什么导致某些原子放出不可见的、穿透性的射线?能量哪里来?放射性似乎能够无限持...

  • 中西医结合的未来 联合走向融合 【医药卫生】

    赵玉男主编;王忠山,李国春,张军峰,詹瑧,戴建国副主编2016 年出版137 页ISBN:9787547831724

    自1958年国家明确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以来,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书第一篇回顾了中西医结合提出的历史背景,探寻中西医结合提出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篇主要基础研究和临床研...

  • 合作走向决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战胜国民党 【政治法律】

    徐焰著2016 年出版390 页ISBN:9787545447361

    本书依照现代史学研究中强调的宏观分析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观点,对1937年以后,国共斗争乃至整个中国革命战争进行了宏观论述,揭示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国共最终走向决战的社会深层次原因。书中对历史事件中的一...

  • 我们如何走今天 重塑世界的6项创新 【自然科学】

    (美)史蒂文·约翰逊著;秦启越译2016 年出版260 页ISBN:9787508661117

    这是一本现代器物史,透析人们日常使用的基本物品的起源。这是一本社会变迁史,通过日常用品的演变透视社会生活的演进。玻璃镜片、空调、录音合成、一杯洁净的自来水、怀表、灯泡,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

  • 法身至佛性 庐山慧远与道生思想研究 【哲学宗教】

    史经鹏著2016 年出版369 页ISBN:9787010160788

    在中国思想史上,南北朝时期各种佛学思潮大放异彩。般若学涅槃学的真空妙有的转向最值得重视,它引导并奠定了中国佛性论乃至中国哲学心性论的历史路向。在南北朝庐山慧远和道生的思想中,法身佛性的思想...

  • 马克思主义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发展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的探索 basic theoretcal explor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 【政治法律】

    余金成著2016 年出版367 页ISBN:9787201100111

    以中国改革实践为依据,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出学理意义的探讨:一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探索社会主义必然性的当代证明;另一方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对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