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150秒)

为您推荐: 线性代数的几何意义 线性代数的几何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第三版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第五版 title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第2版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几何

  • 基于几何扰动滤波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工业技术】

    (意)马里诺著2014 年出版210 页ISBN:9787118093766

    本书从几何扰动特性出发,首先介绍电磁波的极化特性以及目标极化散射表征方法,并在详细介绍现有的极化SAR系统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方法,既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又有针对性很强的应用...

  • 程序员的数学 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 【工业技术】

    (美)欧内斯特,戴维斯2018 年出版341 页ISBN:9787111586685

    基于作者在纽约大学开设的课程,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介绍了两个数学领域,它们是很多计算机科学领域学科的基础。这个课程和教材面向数学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多数章节讨论了相关的MATLAB函数...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 机械类专业适用 第6版 【工业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编1975 年出版208 页ISBN:9787040239393

    本书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六版)配套使用,本套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

  • 微分代数系统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工业技术】

    王杰著2006 年出版121 页ISBN:7508336291

    本书是在经典的非线性系统几何结构理论的发展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用于控制微分代数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技术理论和方法,对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结构保留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书分七章...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 【工业技术】

    谢步瀛,孙靖立,田希杰主编2011 年出版77 页ISBN:9787040330502

    本习题集与谢步瀛等主编《土木工程制图》配套使用。本套书由同济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济南大学等院校联合编写,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习题集是根据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

  • 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的控制理论与应用 【工业技术】

    张秀华,张庆灵著2007 年出版182 页ISBN:9787030197528

    本书针对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介绍了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的稳定性,在无源分析和耗散性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的无源性的定义和研究的新理论和新的结果。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介绍了非线性微分代数...

  • 三维块体几何识别理论及在非连续介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工业技术】

    李海枫著2014 年出版163 页ISBN:9787517017318

    目前,应用于岩石力学中的各种非连续介质力学分析方法均以岩石块体或者组成岩石块体的裂隙面为基本力学单元。为此,本书以三维块体几何识别理论为基础,以如何将识别出来的几何块体转化为非连续介质力学分析方法...

  •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非均匀有理B样条 修订版 【工业技术】

    施法中编著2013 年出版548 页ISBN:9787040381405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omputer-Aided Geometric Design,简称CAGD)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工业产品几何形状的数学描述。本教材从形状数学描述的实际要求出发,以作为标准形式的参数曲线曲面基本理论为基础,在非有理贝...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Visual C++ 6.0与基于ACIS的几何造型 【工业技术】

    刘弘,刘希玉主编2005 年出版445 页ISBN:7563510796

    本书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及提高教程。书中首先全面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相关概念和C++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包括类、对象、继承、重载、多态、虚函数以及流等;然后介绍了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MFC及应用程...

  • 双基地SAR/GISAR/FISAR观测几何、信号模型和成像算法 【工业技术】

    (保加利亚)安东·迪米特罗夫·拉扎罗夫(ANDON DIMITROV LAZAOV),托多尔·帕夫洛夫·科斯塔迪诺夫(TODOR PAVLOV KOSTADINOV)著;黄海风,孙造宇译;张启雷审校2015 年出版153 页ISBN:9787118105650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双基地SAR系统,该系统基于已有雷达、GPS、通信和广播等信号作为发射源,构建发射源、目标、接收机这样一个完整的双基地雷达链路。本书思想新颖,理论超前,原著今年1月份出版,内容新,引用的主要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