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298秒)
为您推荐: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 对日抗战时期 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 中华文化常识全知道 趣味问题版 中国范本 改革开放40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理路与成就 中国死亡文化大观 象征交换与死亡
-
死亡是生命的目的 弗洛伊德导读 【哲学宗教】
(英)乔希·科恩(Josh Cohen)著2016 年出版195 页ISBN:9787508669793当弗洛伊德对那些调节人类生命的隐藏冲动和欲望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阐释时,他在观众和读者中激发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敌意:震惊、厌恶、故意歪曲、科学式“驳倒”、嘲笑。到了今天,弗洛伊德的概念无处不在地渗...
-
死,而后生 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 【哲学宗教】
靳凤林著2005 年出版419 页ISBN:7010046697永生的渴望与终死的必然,激荡出人类命运的交响。本书通过对国内外死亡学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构新型死亡形上理论——死亡现象学的构想。对此,本书从哲学层面对死亡现象学的本体论、主要研究方法、基本体系...
-
仪式思维 性、死亡和世界 【哲学宗教】
(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Mario Perniola)著;吕捷译2006 年出版233 页ISBN:7100045525马里奥·佩尔尼奥拉就是当今意大利哲学界最突出的人物之一。在意大利思想家比较年轻的一代中,他可算是一位主导人物,而且在广义美学框架内,发展了一套创新、富于想象力及批判精神的文体。本书是马里奥·佩尔尼...
-
个体的不可消逝性 反思主体、人格和个体,以回应“后现代”对它们所作的死亡宣告 【哲学宗教】
(德)曼弗雷德·弗兰克(Manfred Frank)著;先刚译2001 年出版163 页ISBN:7508022696本书包括自我的一般性和单个性;对自我的意识和对意识的意识;从一般的主体到人格;对“我”之主观的和客观的使用等内容。
-
与名家一起体验生死 西方名家有关死亡的经典论述和体验 【哲学宗教】
南川,黄炎平编译2001 年出版429 页ISBN:7801453573有关死亡学的课程很可能会激起人们不同的兴趣。对二十来岁的学生来说,死与垂死可能会使他们深感好奇,也有点不寒而栗。孩子正当少年,母亲就希望对自己以及家庭未来将要产生的危机作充分准备。本书适用于上多类...
-
-
面对死亡的人 上 卧像的时代 【哲学宗教】
(法)菲利普·阿里耶斯著;吴泓缈,冯悦译2015 年出版414 页ISBN:9787100109444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中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死亡学。死亡学的历史研究,主要涉及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死亡仪式、死亡观、埋葬方式等,同时亦包含战争、瘟疫等灾难中死亡情况。在西方死亡...
-
微笑背后的心理学 信任、谎言、工作、性爱及死亡中的笑 万千心理 【哲学宗教】
(美)拉夫朗斯(LaFrance,M·)著;路通译2014 年出版197 页ISBN:9787501994861究竟是快乐让你微笑,还是微笑让你更快乐?如何分辨一个刻意的假笑?为什么男人倾向于把女人的微笑解读为挑逗?是什么使人在悲伤中依然展颜微笑?作者运用其在耶鲁大学和波士顿学院的研究以及心理学、医药、人类学、...
-
开放你的人生全集 开放的人生才有出路 【哲学宗教】
谢英编著2009 年出版338 页ISBN:9787802136007本书为励志类图书,作者通过讲述成功人士正反两方面的一些事例,告诫人们,从小打好基础,走好人生的路。全书共十五章,主要章节有:走自己的路,用上所有的力量,成功启示录,做人的光辉等。...
-
走出后现代社会困境 《象征交换与死亡》导读 【哲学宗教】
王晓升著2016 年出版506 页ISBN:9787509794142享誉世界的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专著《象征交换与死亡》的核心论点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后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危机,我们不能采用工业革命以来的斗争模式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