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8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543秒)
为您推荐: 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 一项对当代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运营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论话题的延续 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 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 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变迁
-
江南城市与社会研究丛书 以上海为中心 沪宁、沪杭甬铁路与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变迁 【历史地理】
岳钦韬著2016 年出版407 页ISBN:7516161012本书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沪杭甬铁路对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书在交通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工程性影响”的概念,借助交通规划学、铁路工程学的理论工具,运用我国大陆...
-
梅花与牡丹 中华文化模式 【历史地理】
姚余栋著2018 年出版251 页ISBN:9787504993458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从梅花与牡丹的中华文化身份、无鱼群的巨型孤岛、中华文明的同源变异、文化混血儿的诞生、中国的忧伤及夏酋邦的文化后果、全球化时代的光荣与梦想、大国兴衰之谜等方面分析了梅花与牡丹所...
-
变局 前11世纪以来至21世纪中国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 修订版 【历史地理】
甘霖著2010 年出版335 页ISBN:9787208095496本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认为区域经济的变化和对抗,决定了中国历史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历史走向。作者在书中以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史料,和富有激情的文字,向我们解读了中国文明在.....
-
-
社会变迁与文化重构 以《阿诗玛》为个案 【历史地理】
黄毅著2017 年出版214 页ISBN:97875130490471949年前,彝族撒支系的叙事长诗《阿诗玛》作为撒社会民间习惯法的一部分被建构起来,并在撒社会广泛传播。1949年后,《阿诗玛》经历了两次大的重构,第一次源于建国初期云南省文艺工作者的搜集整理,第二次则源于改...
-
斯土斯民 湘赣边区移民 土著与区域社会变迁 1600-1949 【历史地理】
谢宏维著2019 年出版395 页ISBN:7010202877书稿从土著、移民两大群体的生存发展角度出发,细致考察了湘赣边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采取的各种政治和经济策略,揭示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并将湘赣边区土客矛盾的历史实际与赣南、粤东、闽西“客家”研究...
-
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 桂北壮瑶三村考察 【历史地理】
徐赣丽著2006 年出版278 页ISBN:7105078898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内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民俗旅游村及其现代民俗变迁。重点以著名风景区广西桂林地区的民俗旅游村为个案,从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切入,进行民俗学与旅游学的交叉研究,考察分析在现代化和经济全球...
-
藏彝走廊西部边缘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变迁研究 【历史地理】
高志英著;何明主编2010 年出版372 页ISBN:9787105106646本文以费孝通先生的“藏彝走廊”理论中氐羌系统民族迁徙与民族分化融合为思路,并与王铭铭博士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三圈理论”相结合,旨在对于具有“中间圈”特征的古代氐羌系统民族迁徙之西部走廊的民族关...
-
-
鲁东南沿海地区聚落选址与聚落变迁研究 【历史地理】
惠夕平著2016 年出版167 页ISBN:9787030501950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进行研究。研究以不同时期聚落选址为切入点,首先对不同时期聚落选址与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变化进行一般性讨论,以考察古代环境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