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597秒)
为您推荐: 多主体的协同共建 多智能体技术 在协同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探究数字青年的网络具身行动 数字经济时代的营业性构造演进与商主体体系创新研究 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网络时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
-
独龙江文化史纲 俅人及其邻族的社会变迁研究 【历史地理】
张劲夫,罗波著;何国强主编2013 年出版301 页ISBN:9787306046963本书描述了俅人的社会文化,主要内容为族源、语言、生计(狩猎、采集、农牧业)、生活方式(衣食住行)、贸易(交易圈、输入品和输出品、交易单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秩序、婚姻与亲属、教育与娱乐,以及与......
-
明清以来徽州村落社会史研究 以新发现的民间珍稀文献为中心 【历史地理】
王振忠著2011 年出版303 页ISBN:9787208098282这是一部徽州研究专著,以七篇独立的文章连缀而成,总体上反映了明清以来徽州的村落文化、文书文化、民俗文化。
-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 辛亥革命时期的精英文化研究 【历史地理】
罗福惠著2011 年出版312 页ISBN:9787562250456本书着力探讨辛亥至“五四”之间这个极为重要而又常被忽略的历史接合部,而且还把辛亥时期的精英文化放在较大的时空环境中进行整体的考察,从宏观上分析辛亥文化的内容及那一代新式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和性格特...
-
陪都岁月 重庆时期的宋美龄研究 【历史地理】
张瑾著2018 年出版498 页ISBN:9787506095198本书选取宋美龄研究中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角度,立足于详实而丰富的新史料,讲述宋美龄在重庆时期的政治生活,系统梳理重庆时期的宋美龄参与抗战建国事业的方方面面,从全新的视角解读宋美龄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心路历...
-
回归生活 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历史地理】
陈勤建著2018 年出版406 页ISBN:9787208151598本书精选了陈勤建教授十多年来发表于各类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其中既有对非遗保护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也有针对某一特定非遗项目保护的深入研究;既有对非遗保护方法...
-
为了忘却的爱国者 南洋华侨机工研究 【历史地理】
夏玉清著2016 年出版171 页ISBN:9787566818546本书综合运用云南省档案馆资料、台湾国史馆原始档案资料、民国时期报章等,结合中国与东南亚的各类记录,重构发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南侨机工”事件以及该群体参与中国和世界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面。通过对...
-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 易姓革命的思想正当化以及正当性研究 【历史地理】
(韩)朴炳奭著2011 年出版528 页ISBN:9787560845500本书主要依据史料,详细考证了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共有五章。主要参考文献包括先秦两汉诸子之书、二十四史、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等等。供研究历史之用。...
-
从美石到礼玉 史前玉器的符号象征系统与礼仪化进程研究 【历史地理】
张苹编2011 年出版163 页ISBN:9787807529286本书以考古实物资料为线索,结合文献,通过对史前玉器的发生.发展.形成以及礼仪化进程强化和传播的研究来观察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符号现象,以此来揭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过程中玉器与中国礼制之间的特殊关系。...
-
融入城市的心路历程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变化轨迹的访谈研究 【历史地理】
王玉栋2018 年出版149 页ISBN:9787227069195本书运用个案访谈法,以20个北京新生代农民工访谈案例为素材,从过程视角展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的心路历程,总结了几种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变化轨迹类型,探讨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变...
-
唐研究 第11卷 Volume XI 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 【历史地理】
荣新江主编;邓小南,荣新江卷执行主编2005 年出版727 页ISBN:7301100973《唐研究》是荣新江教授主编的大型学术年刊。第十一卷作为“"唐宋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由邓小南、荣新江两位共同主编。本卷集中了有关唐宋社会变迁各个方面的讨论,其中包括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