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8,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466秒)

为您推荐: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增汇技术途径及其潜力分析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碳汇管理 生态系统固碳观测与调查技术规范 潮滩与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技术规范 中国淡水藻类 系统 分类及生态 中国生态系统格局 质量 服务与演变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 “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多方参与机制研讨会 【农业科学】

    闵庆文,钟秋毫主编2006 年出版335 页ISBN:7802093775

    本书从多方位、多角度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途径、多方参与机制、政策框架设计等问题,尤其是对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进行了多方参与机制的研讨。...

  •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研究 【农业科学】

    叶乃兴著2017 年出版311 页ISBN:9787109233805

    本书共分4大部分,分别地介绍了茉莉花品种及栽培技术: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形态性状的比较、福州茉莉花种植园土壤化学计量比及其对碳释放潜力的影响、废弃物在抑制茉莉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中的应用;茉莉花茶加工与...

  • 宁夏中宁枸杞种植系统 【农业科学】

    梁勇,闵庆文,王海荣主编2017 年出版147 页ISBN:9787109227774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

  •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 第3卷 仲彬草属 杜威草属 冰草属 南麦属 花鳞草属 【农业科学】

    颜济,杨俊良,伯纳德·R.包姆编著2013 年出版309 页ISBN:9787109178496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仲彬草属、杜威草属、冰草属、南麦属、花鳞草属古典形态学分类简史、分类地位、实验生物系统学研究成果及其科学分类。反映了不同属、种的植物其系统演化的模式、途径、相互间 遗传距...

  • 中国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 产品制作与发布系统 【农业科学】

    孙涵,毛留喜,毕宝贵等编著2015 年出版209 页ISBN:9787502960391

    全书分为4章:第1章概述了农业气候区划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及其历史背景;简单介绍了GIS的基本知识、发展趋势及其对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的技术支撑与应用前景。第2章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原则、总体构架、技术...

  • 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利用 【农业科学】

    刘东,付强,马永胜等著2008 年出版194 页ISBN:9787508455600

    本书以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井灌区为例,以保障区域水安全及粮食安全为出发点,在分析三江平原基本情况基础上,针对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与优化技术,对三江平原井灌区...

  • 火灾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分析 【农业科学】

    宋卫国,王健,郑红阳著2006 年出版111 页ISBN:7503845945

    火灾系统整体是一个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系统。对于火灾系统复杂性的基础研究,以其鲜明的前沿性、交叉性和挑战性成为当今火灾基础研究的一个热点。复杂性科学,即对复杂系统的研究,所要探讨的是系统中各...

  • 生物生产系统机器人 【农业科学】

    徐丽明主编2009 年出版186 页ISBN:9787811176841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生物生产系统的基本概念、生物生产机器人的特点和工作对象;第二章主要介绍生物生产机器人的基本组成:机械手、末端执行器、传感器和机械视觉、移动机构和执行...

  •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农业科学】

    袁正,闵庆文主编2015 年出版148 页ISBN:9787109195745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和最早利用茶的国家。本书介绍了澜沧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茶叶种植区域的名茶“普洱”及普洱茶古茶园,它代表的是一个宏大的农业生态系统和传承良好的农耕文化体系,从野生型古...

  • 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 【农业科学】

    龚子同,张甘霖,陈志诚等著2007 年出版627 页ISBN:9787030196538

    本书是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集中反映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理论上的深入和应用上的拓展是本书的主要特点.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土壤发生,包括主要土壤形成过程,重点剖析了南极土壤、青藏高原寒...

学科分类
出版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