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309秒)

为您推荐: 高等数学 少学时 第5版 老年护理学第5版 title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第5版 控制工程基础第5版 建设法规第4版 地质学第5版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与路径选择 【环境安全】

    曾刚等著2018 年出版370 页ISBN:9787010188959

    本书以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为依托,从复合生态系统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等学说和分析方法的视角出发,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并...

  •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 ECI 2012 【环境安全】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严耕主编;吴明红,杨志华,林震,樊阳程副主编2012 年出版470 页ISBN:9787509738009

    《生态文明绿皮书》一部分是总报告,呈现了各类生态文明指数排行榜和报告的主要结论。二部分是ECCI的理论与分析,在往年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相关性分析,比较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分析...

  •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河北省城市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 【环境安全】

    宋恩华主编2012 年出版198 页ISBN:9787112144846

    本书具体分为发展方向、空间布局、资源利用、社会管理以及规划实践五大部分,前四部分将理论与河北省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以专栏的形式插入相当多的该方向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就不再仅仅局限于河北省;五部分则...

  • 生态海绵城市建设先行者 天泉生态治理技术及案例分析 【环境安全】

    梁伟,张翼维,李尝君主编2018 年出版260 页ISBN:9787548726357

    该书系湖南天泉生态草业工程有限公司的生态治理项目的成果管理总结。作者主要从生态环境治理入手,通过对无土基质生态草毯的研究、生产与应用,提出对各类边坡的生态解决方案,寻找并分析各种屋顶的生态治理措施...

  • 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与运行技术要求 【环境安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与运行技术要求》编写组编;姚志鹏,刘京,杨凯主编;陈亚男,刘允副主编2018 年出版219 页ISBN:9787511138323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采测分离和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地表水自动监测...

  • 生态环境与铁路建设 东北长白山区域 【环境安全】

    杨玉华,徐洪球,石中东,何翼鹏编著2014 年出版206 页ISBN:9787113193355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铁路建设对国家军事战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相互影响。本书以东北长白山区域为代表,以生态环境和铁路建设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生态环境、铁路建设与生...

  • 居民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环境安全】

    李英著2013 年出版120 页ISBN:9787030370266

    本书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关联分析,找出影响居民参与生态消费和城市绿化建设的显著相关因素,揭示居民参与生态消费和城市绿化的偏好和动机。同时,在中小学进行学生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行为的问卷...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实施指南 JGJ146-2013 【环境安全】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编著2015 年出版96 页ISBN:9787112174751

    为了帮助广大建筑业从业人员学习和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和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共同编写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实施指...

  • 基于物能代谢视角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以西安为例 【环境安全】

    沈丽娜著2017 年出版122 页ISBN:9787112206872

    本书在参考国内外城市物质流、能量流的发展动态和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以西安市为例,试图从城市物能代谢研究入手,通过对城市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及机理分析,寻求城市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生态化途径,为生态城...

  • 城镇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工程设计与建设 【环境安全】

    张辰主编;王国华,谭学军副主编2015 年出版231 页ISBN:9787122216625

    本书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排水管理单位共同编制,内容包括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沼气收集与利用、沼液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设计、污泥厌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