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8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847秒)
为您推荐: 重症肌无力患者在使用镇静药的情况下怎么恢复肌力 多元协同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机械通气精要 机械通气小白本 床旁超声在呼吸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实践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
-
20世纪韩国关于韩国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情况的研究 【文学】
李丽秋著2017 年出版320 页ISBN:9787534791765本书是教育部特别委托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韩国卷子项目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主要是总结韩国学者从接受的角度,对韩国文学对中国文学接受情况进行了哪些研究。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
-
-
城市中的“现代”想象 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与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 【文学】
杜心源著2007 年出版178 页ISBN:750721334X20世纪20、30年代,以邵洵美、叶灵凤、刘呐鸥等人为代表的都市唯美—颓废文人和“新感觉派”作家活跃在上海文坛。这些人徘徊在都市文化的颓废和左翼先锋意识之间,其作品带有早期现代主义的特点。在他们笔下呈...
-
指示对语篇世界建构的定位功能 阿丽思游记的文体学研究 【文学】
宋玮著2013 年出版226 页ISBN:9787209077958本书以Werth的语篇世界理论为依据,分析刘易斯·卡罗尔笔下的《阿丽思游记》,旨在考察读者如何通过指示系统建构叙事作品的语篇世界,进而感受语篇的美学色彩。本研究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从语篇世界理论的角度....
-
元代多族士人圈的文学活动与元诗风貌 【文学】
刘嘉伟著2016 年出版382 页ISBN:9787010160962元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大量蒙古、色目等少数民族士人在元代登上中国文学史的舞台,多族文士在同一时空、同一文坛进行着相互关联的创作,文学活动频繁、多样,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多族士人圈”。本书对...
-
唐代变文 佛教对中国白话小说及戏曲产生的贡献之研究 【文学】
(美)梅维恒著2011 年出版310 页ISBN:9787547502136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梅维恒(Victor H. Mair)教授是西方学术界最主要的变文研究者。《唐代变文》是他多年研究变文文学作品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国际汉学界在此课题上最系统、全面的一部著作。书中引征多种...
-
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 【文学】
杨淑华著2016 年出版261 页ISBN:9787513042260本书从翻译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探讨翻译文学在本土文学发生转型或变革过程中的作用,是对“影响研究”的新的探索和尝试。在比较文学领域,“影响研究”作为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式,对中外文学之间...
-
借鉴与融汇 中国当代文艺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观念的研究与接受 【文学】
金元浦等著2015 年出版274 页ISBN:9787802567696本书作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的重大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观念对中国当代文学建设的影响研究”结项成果之二,集中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对于读者全面地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和研...
-
风从海上来 新闻记者对厦门经济特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观察记录 【文学】
李泉佃,江曙曜主编;厦门日报社编2006 年出版181 页ISBN:75615247812005年,厦门1565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一轮金戈铁马、狂飙突进式跨越式发展浪潮。厦门日报新闻记者作为社会敏锐的触角,他们亲历本次浪潮,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厦门日报》传达给广大读者,在社会...
-
文学现代形态的修复与重建 论现代作家对新中国文学的审美期待 【文学】
杨亚林编2013 年出版216 页ISBN:9787562259473本书稿主要探讨现代作家如何在文学形态建设中呈现现代因素,以此表达他们对于新中国文学的审美期待。现代作家进入新中国时的创作,他们对于小说、散文、诗歌形式方面的笔谈,还有现代作家对于当代作品的讨论和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