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行动与第三领域的建构
  • 作 者:任慧颖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
  • 标注页数:0 页
  • PDF页数:23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6 ≥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一、问题的缘起 1

二、研究意义 5

三、文献综述 8

四、行文结构 21

第二章 研究框架 23

一、基本概念 23

二、理论假设 39

三、分析逻辑 40

四、研究方法 41

第三章 作为“法人行动者”的中国青基会 46

一、中国青基会的生成背景 46

二、中国青基会的组织结构 60

三、中国青基会的社会行动目标 65

四、中国青基会的行动资源 71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动 76

一、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的讨论 76

二、中国青基会与政府的互动 80

三、第三领域中的权威关系 93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公众的互动 100

一、社会公众的捐赠动机 101

二、中国青基会经历的信任危机 109

三、中国青基会的信任机制的建立 120

四、第三领域中的信任关系 126

第六章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互动 133

一、企业的捐赠动机 133

二、企业的多元化捐赠方式 148

三、中国青基会的回馈手段 154

四、第三领域中的市场关系 157

第七章 第三领域的建构 166

一、第三领域的建构过程 166

二、第三领域的当代特征 174

结束语 183

参考文献 185

附录一 调查问卷 197

附录二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200

附录三 基金会管理条例 209

致谢 219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