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伟廉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40802804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课程研究领域的性质及范围 1
一、课程研究与教育学 2
二、课程的概念与研究角度 6
三、课程系统和它的两个“循环” 9
第二章 漫长的过去 简短的历史 15
一、从博比特到“八年研究” 16
二、拉尔夫·泰勒的基本原理 25
三、课程研究领域的日趋成熟 34
第三章 “小循环系统”中的基本理论研究 43
一、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体系与课程 44
二、课程与知识范围 50
三、课程与知识类型 65
四、课程与知识的效用 71
第四章 “小循环系统”中的课程编制领域 77
一、不同的课程编制思想和模式 79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94
三、课程编制中的“分析法” 113
第五章 “大循环系统”中的课程实施 125
一、教学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结构 126
二、调查学生的各种需要 131
三、确立教学目标和选择内容 138
四、教学方法 141
五、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156
六、激发学习动机和实施课程 160
第六章 对课程循环系统的评价 168
一、评价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170
二、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176
三、学校课程的有效性问题 186
第七章 课程的变化与改革 196
一、引起课程变化与改革的原因 197
二、对课程改革性质和过程的探讨 205
三、对课程改革结果的研究 218
第八章 展望与反思 249
一、走向未来的学术领域 249
二、几点思考 253
主要参考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