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运泰等编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283329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地震与地震学 2
第一节 地震及其成因 2
一 地震 2
二 地震的地理分布 3
三 板块大地构造 7
四 地震的成因 14
五 地震的过程 16
第二节 地震的分类 17
一 浅源地震与深源地震 18
二 大地震与小地震 20
三 诱发地震及其他 23
四 地震分类的扩展和细化 24
五 地震学为减轻地震灾害所做的贡献 25
第二章 20世纪的地震学: 发现和发现者的故事 30
第一节 现代地震学的创业: 米尔恩、伽利津等 30
第二节 地球内部结构的大发现: 古登堡、 莱曼等 37
第三节 板块构造理论: 魏格纳、威尔逊等 49
第三章 地震学焦点访谈录 56
第一节 地震预测 56
一 地球科学的焦点问题 ——地震预测 56
二 地震预测的进展和水平 59
三 地震预测的困难和对策 62
第二节 地震预测的“规则”——怎样才能确认一个“异常”确实是地震前兆? 64
一 地震预测研究“规则”的形成 64
二 地震预测研究的“规则” 67
三 目前地震预测研究的“规则”问题 72
第三节 核爆炸与地震学 76
第四章 数字时代的地震学 84
第一节 数字地震学 84
第二节 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的发展 90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地震学 94
一 地震层析成像 94
二 地震破裂物理学 95
三 地球内核自转 97
四 数字时代的核爆炸地震监测 99
第四节 从数字地震学到“数字地球” 102
一 “数字地球” 102
二 数字地震学与“数字地球” 103
第五章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 106
第一节 现代地震学出现之前的中国地震学 106
一 丰富的地震史料 107
二 张衡及其地动仪 109
三 古代中国的地震工程 111
四 古代中国的地震成因理论 113
第二节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地震学 118
一 历史的回顾 118
二 跨世纪的中国地震学 126
三 对地震预测研究信心的科学基础 129
主要参考文献 138
附录 139